1別名
黃花條、連殼、青翹、落翹、黃奇丹等。
2概述
連翹爲木犀科植物連翹的果實。是傳統常用中藥材,應用曆史悠久。
连翘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经考证为金丝桃科植物湖南连翘Hypericum ascyron L.的全草;木犀科连翘的应用始自宋代,逐渐成为药用连翘的主流品种,1995年版《中国药典》收载的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(Thunb.)Vahl的干燥果实。
連翹爲常用40種大宗藥材之一,應用廣泛,用量巨大。
3産地分布
連翹主要分布于中條山、太行山、伏牛山、桐柏山等山區。
重慶市:城口縣。
山西省:吉縣、鄉甯、洪洞、蒲縣、大甯、浮山、古縣、安澤、沁源、屯留、沁縣、潞城、襄垣、黎城、壺關、平順、左權、長子、高平、陵川、晉城、陽城、沁水、翼城、新绛、绛縣、聞喜、垣曲、夏縣、平陸、芮城。
河南省:林州、輝縣、修武、濟源、嵩縣、栾川,新安、宜陽、洛甯、三門峽、陝縣、渑池、靈寶、盧氏、南召、淅川、西峽。
陝西省:宜川、黃龍、黃陵、銅川、宜君、白水、蒲城、富平、韓城、合陽、潼關、洛南、丹鳳、商南、商州、山陽等縣。
河北省:涉縣、武安縣、磁縣、平山、井陉。
山東省的臨沂市、淄博市、泰安市。
湖北省:鄖縣、鄖西等地。
4形態特征
連翹爲落葉灌木,高2-3米。
莖叢生,枝條細長,開展或下垂,著地生根。小枝稍呈四棱形,節間中空,僅在節部具有實髓。表面淺棕色,皮孔明顯。單葉對生或偶有3出小葉,葉片卵形,寬卵形或橢圓狀卵形,長1.5-4.5厘米,寬1.2-2.5厘米,無毛,先端銳尖或鈍,基部圓形或寬楔形,邊緣有不整齊的鋸齒。花一至數朵,腋生、花萼基部合生成管狀,上部4深裂,花冠黃色,直徑約3厘米,裂片4,卵圓形,花冠管內常具橘紅色條紋。雄蕊2,著生于花冠基部,花柱細長,柱頭2裂。蒴果狹卵形、稍扁,木質,外有散生的瘤點,成熟時二裂似鳥咀樣。種子多數,棕色扁平,一側有薄翅,歪斜。
5生態環境
連翹野生于海拔600-2000米的半陽或向陽山坡的蔬灌木叢中,在肥沃、瘠薄的土地、懸崖、陡壁、石縫處均有生長。
連翹適應性較強,連翹爲多年生落葉灌木,喜避風向陽、溫暖濕潤的氣候和砂質壤土環境。
生于低山向陽坡的灌叢或林緣。
6生物學特性
在土壤濕潤,溫度15℃條件下,約15天出苗。
苗期生長慢,生育期較長,移栽後3-4年開花結果。
連翹生長發育與自然條件密切相關。3月氣溫回升,先葉開花,5-9天花漸凋落,20天左右幼果出現,葉蒂形成;5月氣溫增高,展葉抽新枝,平均日照在6.4小時,有效輻射爲6.07千卡/C㎡的條件下,連翹生長處于旺盛期。平均日照在7.3小時,有效輻射6.3千卡/C㎡條件下,連翹生長達到高峰期。9-10日果實成熟。連翹的雌蕊有長短兩種花柱類型,稱之謂異形花柱。自花授粉率極低近爲4%左右,不同花柱類型的花授粉結實率高。連翹生長發育與自然條件密切相關,3月氣溫回升,3月底4月初先花後葉,20天左右幼果出現,9-10月份果實成熟,事實上近年産地在8月上旬已開始采收,下旬便有大量新貨上市,但黃翹不能搶收,需在霜降後果實成熟,果皮變黃,果實開裂時采摘。
7生長習性
連翹適宜于亞熱帶和溫暖帶的氣候,具有喜溫暖濕潤,陽光充足,耐寒,耐澇、耐旱、耐貧瘠的習性,對土壤要求不嚴。
8生長周期
育苗3年後挂果,5年後進入旺果期。
年需求量:
約4000噸。
9采收加工
因采收時間和加工方法不同,商品連翹有青翹和黃翹之分。
青翹白露前8-9天采收尚未成熟的青綠的果實,用沸水煮片刻或用蒸籠30分鍾後,取出曬幹。加工成的果實爲青色,不破裂。
黃翹于10月霜降後果實成熟,果皮裂開時摘下,去淨枝葉,除去種子,曬幹。
秋季果實初熟尚帶綠色時采收,除去雜質,蒸熟,曬幹,習稱"青翹";
果實熟透時采收,曬幹,除去雜質,習稱"老翹"。
10貯藏養護
連翹用麻袋包裝,每件25公斤左右。
貯于倉庫幹燥處,溫度30℃以下。
相對濕度70%-75%。安全水分爲8%-11%。
本品較少蟲蛀,受潮易發黴。
爲害的倉蟲有煙草甲、鋸谷盜、米扁蟲、米黑蟲、麥蛾、絲薪甲等。儲藏期間,應保持環境整潔、幹燥。
11形狀規格
連翹商品呈長卵形或卵形,長1-2.5厘米,直徑0.5-1.3厘米,表面黃棕色,有縱皺紋及多數突起的小斑點,兩面各有1條明顯的縱溝。頂端銳尖,基部偶有果柄。果皮硬脆,斷面平坦。青翹果實完整,表面綠褐色,大多無疣狀突起,內有多數種子著生,黃綠色,細長,一側有翅。青翹以幹燥、色黑綠、不裂口者爲佳;老翹以色棕黃、殼厚、顯光澤者爲佳。藥用部位:植株的果實。
商品規格標准:據國家醫藥管理局、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制訂的藥材商品規格標准,連翹分黃翹和青翹2種規格。
黃翹:統貨,幹貨。呈長卵形或卵形,兩端狹長,多分裂爲兩瓣。表面有一條明顯的縱溝和不規則的縱皺紋及凸起小斑點,間有殘留果柄。表面棕黃色,內面淺黃棕色,平滑,內有縱隔。質堅脆,種子已脫落。氣微香,味苦。無枝梗、種籽、雜質、黴變。
青翹:統貨,幹貨。呈狹卵形,兩端狹長,多不開裂。表面青綠色,綠褐色,有兩條縱溝和凸起小斑點,內有縱隔。質堅硬。氣芳香,味苦。間有殘留果柄。無枝葉及枯翹、雜質、黴變。
國家醫藥管理局、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制訂的藥材商品規格標准,連翹分黃翹和青翹2種規格。
连翘Lianqiao FRUCTUS FORSYTHIAE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(Thunb.) Vahl.的干燥果实。
黄翘 统货 干货。呈长卵形或卵形,两端狭尖,多分裂为两瓣。表面有一条明显的纵沟和不规则的纵皱纹及凸起小斑点,间有残留果柄,表面棕黄色,内面浅黄棕色,平滑,内有纵隔。质坚脆。种子多已脱落。气微香,味苦。无枝梗、种籽、杂质、霉变。
青翹只山西省采收供應。黃翹是河南、陝西等地産,應防止搶收青采收。
青翘 统货 干货。呈狭卵形至卵形,两端狭尖,多不开裂。表面青绿色,绿褐色,有两条纵沟和凸起小斑点,内有纵隔。质坚硬。气芳香,味苦。间有残留果柄。无枝叶及枯翘,杂质、霉变。
12性味功能
連翹爲常用中藥,性微寒,味苦。
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之功能。用于癰疽、瘰疬、乳癰、丹毒、風熱感冒、溫病初起、溫熱入營、高熱煩渴、神昏發斑、熱淋尿閉。
13真僞鑒別
連翹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的功效。當果實初熟,尚帶綠色,未開裂時采收的稱爲青翹;當果實成熟開裂後采收的稱爲老翹。主産于山西、河南、陝西。
对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商品连翘调查发现,在少数地区有将金钟花 F. viridissima Lindl.、秦连翘 F.giraldiana Lingelsh.、卵叶连翘 F.ovata Nakai、丽江连翘 F.likiangensis Ching et Fe ng、奇异连翘 F.mira M. C.Chang 的果实混作连翘使用,因此,重点报道正品连翘的形态组织学研究结果,其他5种仅列举与连翘的区别点。
5種類似品果實與連翹的性狀特征比較:
連翹:果實卵圓形,稍扁。長(cm)1-2.5,直徑0.5-1.2,表面特征青翹:綠褐色,瘤點較少。老翹:棕黃色,瘤點較多,均勻分布于中部至頂部;質地青翹硬,黃翹脆,種子形態黃綠色或棕色,細長,少彎曲,一側有翼,撚碎後有絲相連。
金鍾花:卵形,較寬。長(cm)1-1.7,直徑0.5-1.2,金種花果皮較薄,波狀彎曲,基部皺折瘤點集中分布于中部至頂部的縱溝兩側;質地脆,種子形態金黃色,具三棱種皮皺縮,具不規則紋理,撚碎後有絲相連。
秦連翹:扁卵,圓形。長(cm)0.5-1.8,直徑0.3-1,秦連翹無瘤點,具凸起的細密皺紋;質地硬,種子形態黃色,具三棱,撚碎後有絲相連。
卵葉連翹:卵圓形,稍扁。長(cm)0.8-1.1,直徑0.4-0.7,卵葉連翹具有小突起和無規則細密縱皺紋;質地硬,種子形態淡黃色至黃色,具三棱,撚碎後種皮易脫落,無絲相連。
麗江連翹:卵形,稍扁。長(cm)約1,直徑約0.6,麗江連翹無瘤點,具不規則縱橫皺紋;質地硬,種子形態棕色至棕紅色,具三棱,撚碎後無絲相連。
奇異連翹:卵形,扁平。長(cm)約1.5,直徑約0.8,奇異連翹黑褐色,具不規則縱皺紋;質地軟,種子形態棕色,細長,少彎曲,一側有翼半透明。
通过对中药连翘和我国连翘属其他5种植物果实在生药形状和组织构造的较详细的比较研究 ,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鉴别特征,使中药连翘易于与其类似品区分。但若仅进行粉末观察,则区分比较困难。
14種植技術
1、選地與整地:育苗地,宜選擇土層深厚、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夾沙土地;扡插育苗地,最好采用砂土地(通透性能良好,容易發根),而且要靠近有水源的地方,以便于灌溉;宜選擇背風向陽的緩坡地成片栽培,以有利于異株異花授粉,提高連翹結實率。亦可利用荒地、路旁、田邊、地角、房前屋後、庭院空隙地零星種植。地選好後于播前或定植前,深翻土地,施足基肥,每公頃施基肥45000公斤,以廄肥爲主,均勻地撒到地面上。深翻30厘米左右,整平耙細作畦,畦寬1.2-1.3米,高15厘米。若爲丘陵地成片造林,沿等高線作梯田栽植;山地采用梯田、魚鱗坑等方式栽培。栽植穴要提前挖好。施足基肥後栽植。
2、连翘的繁殖方法:育苗移栽,分为播种、扦插、压条和分株法,一般大面积生产采用播种育苗,其次是扦插育苗,零星栽培也有用压条或分株育苗繁殖者。1、播种 选择生长健壮、枝条节间短而粗壮、花果着生密而饱满、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作采种母株。于9-10月采集成熟的果实,薄摊于通风阴凉处后熟数日,阴干后脱粒,选取籽粒饱满的种子,沙藏作种用。春播在清明前后,冬播在封冻前进行(冬播种子不用处理,第2年出苗)。播前,在选择好的向阳避风山坡地或平地上,深翻土一遍,拣去杂草、根杈、石块等,施足基肥,耙平整细,作成宽1.3米、长6-7米、高16厘米的畦。然后按行距20-25厘米开浅沟,沟深3.5-5厘米,并浇施清淡人粪水润土,再将已用凉水浸泡1-2天后稍晾干的种子均匀撒于沟内,覆薄细土,略加镇压,盖草。播后适当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,15-20天左右出苗,齐苗后揭去盖草。苗高7-10厘米时,进行第一次间苗,拔除生长细弱的密苗,保持株距5厘米左右;当苗高15厘米左右时,进行第二次间苗,去弱留强,按株距7-10厘米留壮苗一株。加强苗床管理,及时中耕除草和追肥,培育1年,当苗高50厘米以上时,即可出圃定植。不同采收期的连翘种子出苗率比较试验:为探索连翘种子成熟度与出苗率的关系,在四川射洪文开四队药场(海拔510米)进行此项试验。选1976年定植结果多的10株树,分别于8月18日、9月1日、9月15日采摘,晒干后装纸袋内储存,播前从果实中取出种子(连翘心),选饱满者。播种时间不同,出苗率有明显差异,春播以3月7日(惊蛰节后)播,出苗率最高,因这时地温达7℃-10℃,比2月下旬高2℃-3℃,3月下旬地温虽升高,但风大、土壤干燥不利于种子萌发。秋播以9月22日播出苗率最高,因这时地温18.5℃-20.5℃,利于出苗。2、扦插 南方于春季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、北方于夏季在优良母株上,剪取1-2年以上生嫩枝,截成30cm长的插穗,每段有3个节以上。然后,将下端近节处削成马耳形斜面,每30-50根一捆,用500ppm生根粉(ABT)或500-1000ppm的吲哚丁酸(IBA)溶液,将插穗基部(1-2厘米处)浸渍10秒钟,取出晾干药液后扦插。扦插时,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10厘米×2厘米划线打点,随后用小木捧打引孔,将插穗半截以上插入孔内,随即压实土壤,浇1次透水。早春气温较低,应搭设弓形塑膜棚增温保湿,1个月左右即可生根发芽,4月中、下旬可将塑膜揭去,进行除草和追肥,促进幼苗生长健壮,当年冬季,当幼苗长至50厘米左右时出圃定植。不同龄枝条扦插成活比较试验:此试验在文升四队药场进行。供试枝条系整枝修剪时选结果性能好,健壮的1、2、3、4、5年生枝,拉丁方排列,重复5次,试验结果以1-2年生枝成活率最高,为14.4%。因其分生组织生命力强,易生根。扦插期试验:采用同一成年结果树一年生枝条,分期(10月15日,10月30日,11月15日)剪枝扦插,试验结果以11月15日休眠期扦插,成活率最高,为21.33%。3、压条法 春季将母株下垂的枝条弯曲并刻伤后压入土中,地上部分可用竹根或木杈固定,覆上细肥土,踏实,使其在刻伤处生根。当年冬季至次年春季,将幼苗截离母株,连根挖取,移栽定植。4、分株法 连翘萌发力极强,在秋季落叶后或早春萌芽前,挖取植株根际周围的根蘖苗,另行定植。成活率达99.5%。定植:于冬季落叶后到早春萌发前均可进行定植。先在选好的定植地上,按行株距2米×1.5米挖穴(222株/亩),穴径和深度各70cm,先将表土填入坑内达半穴时,再施入适量厩肥(每穴约5公斤)或堆肥,与底土混拌均匀。然后,每穴栽苗1株,分层填土踩实,使根系舒展。栽后浇水,水渗后,盖土高出地面10厘米左右,以利保墒。连翘属同株自花不孕植物,自花授粉结实率极低,约占4%,若单独栽植长花柱或短花柱连翘,均不结实。因此,定植时要将长、短花柱的植株相间种植,才能开花结果,这是增产的关键。
直播繁殖:清明前後,在耙平整細的畦地上按行距1.6米,株距1.3米挖穴,每穴播入種子3-5粒。出苗後每穴選留壯苗1株,不再移植。
芽播繁植:如無種子來源,爲節省條材進行繁殖時,芽播是最好的辦法。《遼甯林業科技》〔1995;(4)∶21〕介紹了一種芽播繁植方法。于11月末至2月初選擇生長健壯連翹作母樹,從母樹上剪取當年生直徑0.4毫米以上的木質化的枝條做條材,將條材按0.8-1米長截段,去掉未木質化或粗度不夠的梢頭,切口上下分開擺齊,每50-100根綁紮成捆,存放在窖裏,用濕沙埋好,將條材兩個芽中間剪成短穗即芽,穗長3.5-5.5厘米。播種前將芽浸泡24小時。選擇土壤疏松,排水良好,便于管理的地段作芽播床,將土壤翻耕並整平,做成長、寬、高爲5米×1米×0.3米的苗床,床面要求平整。芽播前5-7天用2%的高錳酸鉀溶液噴灑床面,進行消毒處理。芽播時間爲4月中、下旬,播前將床面均勻噴水,再將剪好的芽按株行距5厘米×10厘米平放在床面上,用手輕輕將芽按壓于床面一平,用細河沙覆蓋,厚度爲1厘米。播後要及時澆透水,床上搭拱架,罩上塑料薄膜或覆草。采取封閉的方式進行芽播育苗,這樣可以提高溫濕度,抑制芽水分的蒸騰量,促進生根成活。中午陽光直射會使床內産生高溫,濕度過大。一般床面以溫度20℃-28℃,相對濕度85%-95%爲宜。每天噴灑2次水,每床每次噴約3公斤,保持土壤濕潤,如果土壤濕度過大,會出現爛芽現象。一般芽播20天左右,便可發芽生根,30天後撤膜,每天適當噴水,轉入常規管理。露地覆草芽播育苗與針葉樹播種育苗相似。覆草是爲了使苗床保持濕潤,抑制芽條的蒸騰量,促進生根發芽,達到成活的目的。這樣噴水是至關重要的,最好要有自動噴灌設備,進行噴霧灌溉。應用芽播進行連翹繁殖育苗,不僅節約種子或條材,而且成活率也比較高,芽播成活率達90%以上。當年苗高50-80厘米,抽萌條2-3根,明顯優于實生苗和扡插苗。此外,爲了縮短生産周期,更新老化植株,産區還將1-2年生的連翹枝條,與老齡連翹樹嫁接,效果良好。
盤旋造林:實生苗定植于半陽坡,株行距1米×1.5米。利用其萌蘖特性,在雨季將一部分植株的枝條繞母株周圍盤旋一圈,用土壓上,留出末梢,結果圍繞母株又萌發出一圈小的植株,平均4-8株,當年即由單株發展爲株叢。萌生的植株能安全越冬。利用這種盤旋造林法,可以節省苗木,加快郁閉。下面是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進行的盤旋造林有關觀測情況。
田間管理:
間苗:出苗至移植期間,需間苗2次。第1次當苗高7-10厘米時,按株距5厘米,拔除細弱密苗;第2次當苗高15厘米左右,按去弱留強原則和株距7-10厘米,留壯苗1株。
中耕除草:苗期要經常松土除草,定植後每年冬季要中耕除草1次,株周圍的雜草可鏟除或用手拔除。
施肥:苗期勤施薄肥,也可在行间开沟。每亩施硫酸铵10-15公斤,以促进茎、叶的生长。定植后,每年冬季结合松土除草施入腐热厩肥、饼肥或土杂肥,用量为幼树每株2公斤,结果树每株10公斤,采用株旁挖穴或开沟施入,施后覆盖土,壅根培土。有条件的地方,春季开花前可增加施肥1次。激素微肥增产效果试验:供试植株均为同年定植的结果树,设5个处理组,即:①九二10ppm;②萘乙酸10ppm;③P51 30ppm;④硼液0.1%;⑤对照喷清水。随机排列,重复3次,以单株为小区,每株选3个不同方位的观察枝,每年12月各组均进行整枝修剪,除喷施不同外,其他条件基本相同,连续两年均于3月20日盛花期喷施,按处理要求配备溶液后,上午8时喷施,以花瓣湿润为度。
排灌:注意保持土壤濕潤,旱期及時溝灌或澆水,雨季要開溝排水,以免積水爛根。
整形修剪:定植後,幼樹高達1米左右時,于冬季落葉後,在主幹離地面70-80厘米處剪去頂梢。再于夏季通過摘心,多發分枝。從中在不同的方向上,選擇3-4個發育充實的側枝,培育成爲主枝。以後在主枝再選留3-4個壯枝,培育成爲副主枝,在副主枝上,放出側枝。通過幾年的整形修剪,使其形成低幹矮冠,內空外圓,通風透光,小枝疏朗,提早結果的自然開心形樹型。同時于每年冬季,將枯枝、重疊枝、交叉枝、纖弱枝以及徒長枝和病蟲枝剪除;生長期還要適當進行疏刪短截。每次修剪之後,每株施入火土灰2公斤、過磷酸鈣200克、餅肥250克、尿素100克。于樹冠下開環狀溝施入,施入蓋土,培土保墒。
對已經開花結果多年、開始衰老的結果枝群,也要進行短截或重剪(即剪去枝條的2/3),可促使剪口以下抽生壯枝,恢複樹勢,提高結果率。
病蟲害防治:
鑽心蟲:以幼蟲鑽入莖稈木質部髓心危害,嚴重時,被害枝不能開花結果,甚至整枝枯死。
蝸牛:危害花及幼果。防治方法:可在清晨撒石灰粉防治,或人工捕殺。
蝼蛄:芽播的主要害蟲,無論是在芽播時還是幼苗期,如果不徹底防治,將會降低育苗成活率。
发表評論
用戶名:匿名 匿名回複
0/500字